近日,由中国肉类协会联合世界肉类组织共同主办的以“构建新格局,迎接新挑战”为主题的“华凌牛业-肉类产业发展大会”在山东青岛召开。肉类行业相关机构领导人、知名专家、学者以及企业大咖齐聚一堂,就新发展格局下肉类行业各项政策变化、市场变化、消费变化等内容进行深入探讨。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管委会作为支持单位深度参与本届大会各个环节。
为推动冷链产业低碳发展,东疆管委会联合中国肉协举办“引领带动行业转型升级 打造冷链产业低碳发展”座谈会,助力肉类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吸引新疆华凌农牧科技开发公司、新希望六和集团、北京二商肉类食品集团、山东和美集团等20多家企业代表参加。
胡亮副主任在致辞中表示,目前天津市正在全力促进港产城高质量融合发展,构建“以港促业兴城、港产城相互赋能”的新格局,冷链产业作为发展港口经济的重要抓手,得到了天津市政府及口岸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在冷链产业方面,东疆已形成载体配套完善、产业链企业聚集、科技金融赋能、贸易通关便利、绿色低碳发展的独特优势。希望通过自此座谈会各位参会代表的分享,能够为东疆冷链产业发展提供新思路。
大会当天,东疆管委会副主任胡亮以“以创新服务模式助力冷链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发表演讲,围绕肉类进口市场分析、东疆服务冷链产业举措、东疆冷链物流基地未来发展方向三个方面展开分享,获得参会企业的高度关注。东疆管委会现场与多家行业龙头企业沟通并达成合作意向,在促进产业进一步集聚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自去年东疆冷链物流基地建设以来,依托口岸优势、载体优势、政策优势和服务优势,东疆不断构建冷链产业新生态,产业助力效果显著。一是企业资源不断聚集,贸易规模稳步增长。自基地建设以来,共引入冷链相关企业60余家,东疆已聚集以中粮、蒙牛、首农、双汇等为代表的冷链企业近千家。2022年,东疆实现冷链产品进口191亿元,其中肉类进口132亿元,同比增长9.5%,约占天津市70%。2023年一季度,东疆实现冷链产品进口45.5亿元,其中肉类进口30.8亿元,同比增长57%,约占天津市的70%。东疆实现冷链产品进口32.8亿元,其中肉类进口22.4亿元,同比增长80%,约占天津市73%。二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产业配套功能进一步完善。一批标志性冷链物流项目竣工开工。今年一季度,天津市目前规模最大、建设及服务标准最高的冷链园区—万纬天津东疆港冷链项目全部竣工,新增冷库库容10万吨;天食供应链冷链物流项目建设高效完工,二期冷链加工项目于今年初开工,将弥补东疆综保区内缺少冷链加工项目的功能空白,进一步提升冷链物流产业附加值;普洛斯隐山资本冷链项目开工建设,进一步提升冷链物流基地非保区域服务能力。三是东疆冷链数字产业服务平台业务加快推进,平台效应逐步显现。自去年平台上线以来,已累计入驻企业300余家,上架品类涵盖猪牛羊原料及肉类产品近400种,在贸易撮合、进口报关、冷链物流、融资服务等多方面为冷链贸易企业提供全方位数字化服务。四是绿色低碳先行,全力打造全市首个低碳冷链物流园区。天津市首座专业服务冷链园区的重卡换电站投入使用,大幅度提升新能源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万纬天津东疆冷链项目通过建设屋顶光伏、中水设施、余热回收等装置助力碳减排,项目获得LEED铂金级国际绿色建筑认证;京津物流园建设安装了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预计可实现年发电98万度。东疆正在打造全生命周期节能降耗的冷链物流产业园区,助力世界一流港口建设。
下一步,东疆将持续优化冷链产业发展格局,强化设施建设与功能配套,提升产业数字化服务水平,推动绿色低碳创新发展,促进冷链物流基地高质量建设,助力天津市港产城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