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工业制冷在线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今日热点 » 正文

霞客湾科学城:从“起势”向“成城” 科创之城浪潮奔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7-10 08:10:11    来源:无锡日报    浏览次数:1029    评论:0
导读

  “大家往这边看,这只金凤凰正栖息在梧桐树上呈起飞之势,因地处霞客湾科学城青阳区域,所栽梧桐特别选择了青桐,表达着聚人

  “大家往这边看,这只金凤凰正栖息在梧桐树上呈起飞之势,因地处霞客湾科学城青阳区域,所栽梧桐特别选择了青桐,表达着聚人才之智、汇创新之力的期盼。”近日,霞客湾创智园展厅讲解员陈燕华又迎来一批访客,这回是来自长三角区域的百位武汉大学校友。从她口中大家了解到,创智园一期5栋主力厂房刚投用就已基本出租,10余家科创企业陆续入驻。

  从“起势”向“成城”迈进,霞客湾科学城内科创浪潮强劲奔涌。作为太湖湾科创带的“第一岛链”,霞客湾科学城也是江阴“一湾一谷一区一港”“科创T台”中最耀眼的“明星”。这个以“霞客”命名的科学城,立城之本便是构建创新生态系统。而今,随着锡澄S1线贯穿南北、江南大学(江阴校区)竣工……科学城“大交通、大高校、大载体”的区位优势“其势已来”,一座未来科技之城呼之欲出。

  深“融”,加速区域“一体化”

  一座学校联结锡澄两地,成为区域融合发展的桥头堡。地处锡澄协同发展核心区,霞客湾科学城自建设以来一直备受关注,位于科学城青阳科教孵化中心的重点项目江南大学(江阴校区)更是令人期盼。短短两年间,江南大学(江阴校区)一期20栋单体建筑均完成建造,消防、人防等竣工验收工作陆续完成,今年9月,江阴校区将正式启用,迎来首批近2000名师生。

  “深‘融’就是要打造科、产、城、人融合新生态。”江阴市政府党组成员、霞客湾科学城党工委书记、管理办主任谢映军介绍,科学城核心区80平方公里规划建设“一岛、两心、四坊”,其中,“一岛”为科学中枢岛,依托S1线霞客湾科学城站打造,是企业总部与国际化服务的中心半岛,“两心”分列于南北,为霞客国际文旅中心、青阳科教孵化中心。

  “两心”将作为先手棋不断把集聚效应向东西两侧的“四坊”(加速创新坊、智造转化坊、应用研发坊、未来创智坊)辐射。“青阳科教孵化中心规划建设旌阳湖科创园、霞客湾创智园、青阳科创微城等综合体,已集聚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江南大学等一批创新资源,推动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霞科办规划建设局副局长王晓臻介绍。

  随着锡澄S1线投用,科学城的“骨架”也进一步拉大。2021年,霞客湾科学城的概念首次披露,彼时的概念仅仅限于青阳镇和徐霞客镇小部分。而后,江阴主体功能区建设拉开序幕,确立月城、青阳、徐霞客、祝塘四镇为霞客湾科学城功能区,这也意味着霞客湾科学城的框架拉大,根据测算,四镇面积合约276平方公里,这超过了江阴市域面积的1/4。

  “框架的拉大也更加有利于体现霞客湾科学城在锡澄协同发展区中的核心地位。”王晓臻透露,后期也更好地推进江阴与惠山、锡山的联动发展,从而与长三角各个城市产生更为密切的交流,目前,功能区统筹发展规划(13个子项)、道路交通与市政设施专项规划(14个专题)已完成专家论证,重点加强功能区道路网络衔接与产业创新资源对接,以点带线促进空间廊道发展,集聚资源形成创新节点。以锡澄S1为廊,协同推进沿线高质量科创空间载体布局,实现跨越对接、推进跨越发展。

  “一湾”深融赋能“全域”产业。近日,江南大学江阴校区集成电路、智能制造(君远学院)、数字科技与创意设计、纤维工程与装备技术四个学院同时揭牌成立。细看这些新学院,除了原有的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机器人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等专业,还有新开设的电子封装技术、智能制造工程新工科本科专业,无一不与江阴产业高度契合,成为校地产教融合赋能区域发展的主动实践。

  逐“质”   ,培育产业“未来感”

  “以最高的设计标准,采用全球最先进的制造设备、最高效的生产工艺,力争把项目打造成航空航天复材研发生产的‘灯塔工厂’。”近日,总投资10.2亿元、其中一期投资6.2亿元的安泰复材高端民用航空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在霞客湾科学城启动,安泰复材董事长张晋华用三个“最”表达项目落地的壮志雄心。安泰复材项目的落地,是霞客湾科学城积极布局低空经济和航空航天新赛道、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缩影。

  以培育新质生产力为战略选择,霞客湾科学城剑指“未来产业孵化区”不断攻坚突破。当前,霞科办围绕科学城6大核心产业定位,主攻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高端装备3大领域。霞科办招商服务局局长任振宇介绍,上半年,科学城成功签约新产业、新赛道项目12个,总投资22.4亿元,包括通用智能半导体先进激光微纳加工装备、半导体高端设备智能温度控制总成制造、国产化晶圆级分选机华东制造基地、智能制造机器人、钙钛矿太阳能中试生产线等项目,双招双引初见成效。

  据悉,霞客湾科学城年初排定4个重大产业项目,总投资44.4亿元,年内计划投资8亿元,1月至6月完成投资8.04亿元,完成率100.5%。基金引导带动更多项目。在已设立首支规模1亿元的集成电路基金的基础上,6月14日,霞客湾科学城第二支规模2亿元的产业基金也正式投运,该基金将投向集成电路、航天航空、高端装备等领域。

  “上下楼就是产业链的上下游。”跟着任振宇在霞客湾创智园一期内穿梭,随着一家家企业的陆续进驻,这里已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项目的集聚地,“主要为半导体工艺控制设备、钙钛矿产线、半导体设备制造等项目。”任振宇介绍,依托科创载体吸引优质项目,这样一园区一特色的招引方式引力十足,创智园二期(智能装备产业园)预计8月全部工程完工,目前已签约项目15家。

  无科技,不未来。不久前,清华大学宽视场巡天望远镜(MUST)精密光电系统研发基地项目正式启动,力争年内完成主体结构施工,这是霞客湾科学城探索“向空中发展”的有力之举。霞科办经发科技局副局长沈东清介绍,他们将持续对接武汉大学长三角科技创新中心、创元1898颠覆性科创技术实验室等优质平台,力争高精度时间频率设备(原子钟)等一系列重点项目落地,奋力在空天领域实现新突破。

  强大“科创力”激发产业“未来感”。武汉大学长三角科技创新中心落地霞客湾科学城后,已为我市累计引进或孵化企业达14家,聚集国家级人才7人,新增知识产权超40项。“依托《江阴霞客湾科学城、锡山宛山湖生态科技城、惠山洗砚湖生态科技城三城联动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实现优势乘数叠加、短板互补消融,打造魅力独特的生态科创城簇群,开创‘1+1+1>3’的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沈东清说。

  拥“湖” ,崛起绿色“生态城”

  采访间隙,记者看到霞客湾科学城管理办南侧的一片水域,时有白鹭在此闲庭信步。像这样碧波荡漾、水鸟成群的场景在霞客湾已是日常。得益于江阴市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项目,科学中枢岛和霞客国际文旅中心周边的生态湿地已初见成效,近3000亩湿地犹如绿宝石一般镶嵌在霞客故里,成为湾区水生态、水文化、水环境和美丽幸福河湖典型示范。

  “原来坑塘是一个接一个的,现在这片水域全部打通了。”霞科办副主任沈志宏介绍,作为江阴聚力打造的霞客湾科学城核心镇,徐霞客镇、青阳镇开启了“一年顶十年”的治水节奏:1000多亩小散坑塘退出,霞客湾大水面“扩容”2平方公里;重点治理河道由以前1年3至4条转为3年55条,“这不仅是为霞客湾科学城奠定了良好的科创生态基底,也为后续总部经济、文旅产业发展蓄力。”

  相比于其他科学城,霞客湾科学城有着打造绿色生态城得天独厚的优势。辖区内不仅拥有锡澄运河历史文化廊道,而且林、田、水、湿地等生态资源丰富,北部以农业田园为主,南部以湿地湖荡为主,还有大量林地斑块镶嵌其中,形成鲜明的江南水乡肌理。相关部门数据统计,霞客湾科学城水域湿地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马镇—文林湿地更是江阴市水网最密集的区域。

  大手笔治水的底气正是源于新的发展定位。早在启建之初,绿色生态之城便是霞客湾科学城的目标定位之一。“率先连通的就是中枢岛环岛部分的水域。”霞客湾生态湿地项目负责人介绍,通过堤防工程和水源涵养举措,此处,湖水、湖岸、边坡已融为一体,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景观,为各类生物提供栖息生境,下阶段还要加快整个湾区环湖道路的建设,融入“水文化”“霞客文化”。

  “引江济太”EOD项目也在湾区内快马加鞭进行。该项目是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在江苏省投资的首个EOD项目,包含白屈港水系治理、徐霞客镇水环境治理等5个子项目。“项目能焕新河流生态环境,为文旅产业打下良好生态基底。”霞科办财政审计局副局长崔建德说,EOD模式的特点就是将环境治理类的项目与周边产业开发的项目打包,提升配套设施为科创产业发展注入动能,以此反哺治理投入,最终实现生态价值化、产业绿色化。

  绿色生态城内,重要节点村庄水生态面貌迎来质的飞跃。村民房前屋后,乌桕、垂柳、红花灌木球等近千棵树木枝叶繁茂;清澈的水面上,美人蕉、铜钱草等水生植物摇曳,呈现一幅江南水乡新画卷。辖区内徐霞客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依托良好的水生态环境,以及与惠山产业园相连,锡澄S1线、新锡澄路北延穿境而过等区位优势,加快锡澄在人才、信息等方面的联动,在更多方面实现“破圈增能”。


 
(文/小编)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l-z.com/news/show.php?itemid=305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z-l-z@foxmail.com。
0相关评论
 

(c)2012-2024 工业制冷在线 工业制冷网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3005086号